今年以來,漢陰縣深入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圍繞抓隊伍、強基礎、聚人才,在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中展現組織擔當、組織力量、組織作為。
抓強隊伍建設,筑牢發展根基。優化班子結構,緊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配強配齊班子,班子結構、人員素質得到進一步優化。圍繞換屆后崗位空缺情況和工作需要,及時對3個鎮和鄉村振興、發改、財政、住建、自然資源等6個部門領導和相關空缺崗位配備,提拔使用交流16人,各級班子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激勵擔當作為,扎實做好激勵獎勵政策落實,全面樹牢“三項機制”選人用人導向,切實發揮政治激勵“風向標”作用,運用“三項機制”提拔重用干部19人,提拔重用鄉村振興一線和相關行業部門干部15人,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得到有效調動。一線鍛煉提升,注重配備優秀年輕干部、女干部到鄉村振興、信訪維穩、基層治理等關鍵“吃勁”崗位鍛煉,適時組織干部輪崗交流,幫助其迅速轉變角色、提升綜合應對能力。截至目前,共輪崗交流33人,新提拔任職8人,有力提升班子整體戰斗力。
抓優基層基礎,打牢組織地基。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扎實開展村(社區)換屆“回頭看”,堅持村(社區)“兩委”成員縣級聯審制度,及時調整補配“兩委”成員23名,同步開展百名黨支部書記話鄉村振興活動,為31名支部書記拍攝專題短片,推選18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參加“擂臺比武”促進支部書記交流經驗、理清思路、校準航向,持續提升村(社區)干部綜合素質。健全社區職業體系;不斷健全城市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印發《關于健全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實施方案》,劃分“三崗十八級”職業等次,對5個城市社區干部和招錄專職工作者進行崗位等級核實摸底,并完成套改工作。壯大農村黨員隊伍;持續加強村(社區)黨員隊伍建設,印發《2022年黨員發展計劃》,科學調控發展指標,對全縣156個村(社區)發展黨員工作進行排查,建立“三個臺賬”,向近一年以來未發展黨員的村(社區)黨組織下發提醒函18份。
抓活人才資源,夯實振興之基。加強培養鍛煉;充分發揮漢陰縣創業創新實訓基地和“遠教副”作用,圍繞茶葉、蠶桑、獼猴桃、烤煙等優勢特色產業,培訓高素質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種養植大戶2600人次。舉辦線上線下跨境電商游學、短視頻等人才培訓3期200人次。加強人才引進。持續推行“高端人才+重點項目”機制,落實《漢陰縣親商安商富商九條承諾》,回引投資過千萬返鄉人才5人,依托年產10萬噸電極糊項目引進高端人才1名;強化聚才引智“三單對接”機制,持續與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10余所科研院校(高校)開展合作,訂單式柔性引才10余人,引進高層次人才和特殊緊缺專業人才25人。搭建干事平臺;實施“一業一站”計劃,為3家縣級專家工作站成功授牌,申報市級專家服務基地2家,報送省級人才項目3個,建成陜西省經濟學學會縣域經濟漢陰研究基地等研究實訓基地4所,掛牌成立首個鎮級新村民(新鄉賢)服務站,激勵有鄉土情懷的市民轉化為“新村民(新鄉賢)”,引導城市人才資源向鄉村流動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