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中基層人才基礎薄弱、隊伍結構單一、服務技術力量不足等問題,寶雞市堅持在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管理上下功夫,充分發揮離退休老干部政治優勢和經驗優勢、優秀公務員模范帶頭作用、各類人才智力支撐作用、“兩新”組織資源優勢,組建四個助力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合力團,有效激發各方力量參與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成效、淬煉干部隊伍,開創了鄉村振興新局面。
老干部建言獻策謀振興。在市級離退休干部和市級部門擔任過正縣級領導職務的退休干部中篩選出100人,組成市本級老干部助力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合力團及人才智力庫,通過組織合力團參觀考察縣區和市級部門有關經濟發展、城鎮建設、民生工程、鄉村振興等重點項目和特色亮點工作,召開匯報征詢會的方式,發現問題短板,提出意見建議,進行評價打分,推動縣區和部門工作提質增效,助力全市譜寫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新篇章。
優秀公務員真抓實干抓振興。在市級部門選拔180名政治堅定、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實績突出的優秀公務員組建優秀公務員助力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合力團,下設18個服務隊,其中產業鏈服務隊13個,專業服務隊5個。產業鏈服務隊以“扶助企業、創新成長”為主題,采用“點對點”服務方式,每月深入全市重點產業鏈聯系企業圍繞宣傳政策、摸清需求、協調解決問題等方面開展2次服務工作;專業服務隊圍繞鄉村振興示范村、“四型”社區創建需求“菜單”,實現服務對象下單、專業服務隊接單、基層組織和群眾驗單的模式,常態化開展涉及農業農村、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法律法務、文化教育等服務活動,為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力量。
“十佳人才”發揮特長促振興。在全市評選命名十佳企業科技創新人才、十佳高技能人才、十佳青年創業人才、十佳返鄉創業人才、十佳農村實用人才五大類50名人才,組建“十佳人才”助力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合力團,納入寶雞專家人才庫。一方面,合力團圍繞全市13條產業鏈構建技術創新鏈攻克技術難題,在技術攻關、創新創業、帶領團隊、服務群眾方面充分發揮模范帶頭和示范引領作用,在所在行業、領域、地區樹立標桿,做到“一人一點一示范”。另一方面,定期組織合力團深入基層一線舉辦業務講座、專題授課,傳授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新理念新技能,幫助基層解決業務、技術等方面難題。
“兩新”組織履行責任助振興。組建“兩新”組織助力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合力團,緊扣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主題,發揮“兩新”組織資源優勢,組建市級服務團和縣區服務團,搭建“兩新”組織與村級黨組織結隊服務平臺,有效對接需求,圍繞助力黨建共建、產業振興、就業創業、民生保障、人才振興、生態保護、消費幫扶、高質量發展八個方面,靶向發力、精準施策,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市級服務團圍繞中心工作和基本需求,每兩個月定向幫扶,解決重點問題,開展系列活動;縣區服務團組織全市四星、五星級“兩新”黨組織定點包抓鄉村振興示范村、重點村,開展“一對一”幫扶,每月開展一次活動、解決一個困難、辦一件實事。
為確保各合力團工作落實落細,市委組織部成立合力團工作專班,根據基層需要和人才特點,指導各合力團建立需求清單、項目清單和落實清單,實行“三單管理”,點對點對鄉村振興示范村(重點村)及高質量發展示范點一對一進行精準包抓。各合力團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在精準幫扶基礎上,進行設計載體,組團開展“送政策、送服務、送技術、送關愛”活動,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向鄉村振興一線聚集。同時,工作專班督導各合力團建立季度通報交流、服務對象滿意度測評等制度,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走訪等方式,對服務成效進行常態化跟蹤評估、督導檢查,將評估檢查結果作為年度考核、評先推優的重要依據,激勵各類人才攻堅克難、創新創造、建功立業,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和助推鄉村振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