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臨渭區以“大聚合強黨建行動”為主線,以星級村黨組織創建為抓手,三力齊發全面推進鄉村組織振興。
著力建強支部堡壘。深入推動村級黨組織建設標準化規范化“百日攻堅”行動成果,分渭北、南塬片區召開現場觀摩會,集中開展村級標準化建設晾曬講評。對281個村逐村指導審核,督導完成“支部點亮”工程,鮮明黨徽標識、規范牌匾懸掛。圍繞“頭雁領航創五星”創建內容,通過查閱資料初審、實地檢查聯審等方式,評選一批星級村。推廣渭南市集體經濟發展七種模式,通過“支部+合作社+農戶”、產業黨支部等措施,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下撥20萬元黨建補助經費支持橋南鎮天留村紅色村集體經濟發展,建立產業發展共同體。
著力集聚振興力量。開展“雛燕培育”行動,建立600余名村級后備干部人才庫。全面推行“支委包片、黨員戶長制”,對黨員戶長進行授牌,發揮黨員干部在引領鄉村治理、開展網格化管理服務方面先鋒作用,4300余名黨員“戶長”包聯3萬余戶群眾。開展組織振興“壯苗行動”,培育挖掘“導師幫帶團”等六個振興組織,選聘導師76人,確定幫帶對象83人。招募鄉村振興“新村民”20名,建成鄉約文化促進會1個,打造支部聯盟2個,搭建人才驛站1個,為激發鄉村活力提供強大動力。
著力提升治理效能。印發《關于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主任、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員)、鄉村振興指導員及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三支隊伍”進行線上培訓的通知》,組織開展“黨建微課堂”“黨建微測試”,切實抓好疫情防控常態下的村干部隊伍培訓。推行村級重大事項“五步決策法”,引導村“兩委”干部按照確定議題、審核批復、協商表決、公開公示、組織實施五個步驟推進,提高村級民主管理效能,健全完善“一肩挑”后村級權力運行監督機制。處理村級事務200余件,“五步決策法”試行后,農村議事程序更加規范,重大事項落實更加高效,得到了村干部及群眾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