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縣緊扣推進鄉村振興主題主線,探索構建“走出去”與“請進來”、“登上臺”與“沉下去”相結合的“四位一體”培訓模式,以學促悟、以訓賦能,著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過硬干部隊伍,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走出去”學經驗,形成跨區域培訓體系。堅持以“走出去”精準教育、“取真經”靶向提升方式,探索校地合作、政企聯辦、跨域共建培訓新模式,開展專題培訓6期,培訓干部300余人次,全面提升基層干部綜合素質。依托省委、市委黨校干部培訓“陣地”資源,突出黨組書記和新任鎮領導班子成員兩個重點,分批選送11個鎮黨政正職參加調訓2次,舉辦新任鎮領導班子成員專題研修班和科級領導干部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研討班2期,著力提升履職能力。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干部教育培訓平臺,組織48名年輕干部在西安交通大學干部教育培訓基地開展專題教學,加快年輕干部素質提升。積極對接蘇陜扶貧協作和省內區域幫扶,組織40名村黨支部書記前往江蘇溧陽開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專題培訓,實地研習發達地區先進的發展理念和典型做法,確保學的活、記得住、用得上。
“請進來”教方法,打造菜單化賦能課程。注重優化縣內教育培訓,堅持課程主題從基層中來,問題解決到工作中去,科學設置全縣干部教育培訓班次,聚焦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基層社會治理等重點內容,采取“共性+個性”相結合的方式,精準設計“政策理論輔導”“業務技能培訓”“案例教學分析”“現場觀摩活動”“專題研討課堂”五大類“賦能大菜單”教學模塊,推動培訓由單純“填鴨”式向多元“滲透”式轉變,進一步增加培訓的靈活度、針對性。著眼充實師資力量,壯大教學隊伍,邀請市委黨校、安康學院、上級領導干部和專家學者等組成“教師團”,把名師名教“請進來”給黨員干部教方法、講業務、傳經驗。截止目前,全縣開展科級領導干部、第一書記和村(社區)干部專題輔導5期,集中培訓1800余人。
“登上臺”展風采,形成比拼式提升模式。深入開展“秦楚邊城黨旗紅 三苦精神促振興”行動,組織全縣鄉村振興一線主戰場駐村第一書記開展“我的駐村故事”風采展示活動,全方位展現駐村第一書記幫扶成果,宣講駐村幫扶新成效,傳播駐村幫扶好聲音,持續激勵基層干部爭先創優。大力實施“頭雁引領、鎮村一體、固本強基”三大工程,建立“比實績曬亮點爭先進”擂臺交流會制度,嚴格制定《村干部擂臺賽考核評價辦法》,采取“村上練、鎮上比、縣上賽”方式,積極開展村干部“擂臺比武”活動2期,著力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有效創新載體形式,大力開展爭創“最強黨支部”、爭當“最強領頭雁”的“雙爭”活動,強化先進典型示范帶動效應,促進基層黨組織全面提升。
“沉下去”練本領,鍛造高素質過硬隊伍。注重干部培養幫帶,建立年輕干部儲備機制,定期召開年輕干部座談會,采取“一對一”“一對多”的形式,為全縣286名年輕干部配備幫帶導師,圍繞政治思想、能力提升、生活關愛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幫帶,指導年輕干部健康快速成長。聚焦干部能力鍛煉,把鄉村振興一線作為干部教育培養的“練兵場”,出臺《選派鄉村振興特派員暫行辦法》,選派縣直部門退出領導崗位干部、優秀年輕干部、專業技術干部“三類人員”到鎮擔任“鄉村振興特派員”,充實鎮村一線工作力量。擇優選派89名第一書記扎實開展駐村幫扶,實現“五類村”輪換調整全覆蓋,選派300余名優秀干部到疫情防控、生態環保、項目建設、信訪維穩等急難險重崗位上實踐鍛煉。選派11名干部赴溧陽掛職鍛煉,幫助干部優化知識結構、開闊眼界思路、提高本領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