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建好四個“專家團”助力鄉村振興

時間:2022-07-01 18:06:30 來源:渭南市委組織部 閱讀數:

今年以來,圍繞破解鄉村人才不足難題,渭南市統籌人才資源、做實精準對接,組建農業、教育、醫療、科技四個專家服務團,通過技術指導、結對幫扶等形式,引導人才、技術向基層一線流動,建立常態化服務機制,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證。

建立農業專家服務團,開展“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活動。成立由50名專家組成的專家服務團,下轄糧油、蔬菜、果樹、畜牧、林水五個分團,深入調查研究,做好技術培訓和示范推廣。糧油分團積極助力春耕春播,新引進23個優質高產多抗小麥新品種,推廣渭麥9號,組織實施大豆—玉米復合種植的種子、機具等篩選試驗。蔬菜分團引進辣椒、西甜瓜等80余個品種,開展瓜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示范和推廣。果樹分團圍繞蘋果、櫻桃等開展技術研究10項,引進新品種18個,推進農業示范園整體技術提升。畜牧分團在奶山羊養殖戶中開展重大動物疫病防控、人畜共患病防控等宣傳培訓,指導養殖場建設畜禽糞污收集處理設備。林水分團舉辦38場花椒技術培訓會,建立10個科技示范園,推廣花椒優質高效栽培技術、核桃優質改造技術等,在新建經濟林推廣應用先進綜合配套技術。同時,每位專家至少與2名農村實用人才結對子,發揮傳幫帶作用。

建立教育專家服務團,開展“城鄉教師學習共同體--名師引領行動”活動。圍繞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均衡發展,深入推進“三名+”建設工作,建立市級“名校+”教育聯合體63個、“名校長+”發展共同體71個、“名師+”研修共同體52個,“名校+”教育聯合體覆蓋鄉村學校1025所,“名校長+”發展共同體參與鄉村校長800余人,“名師+”研修共同體下涵蓋鄉村教師19500余人,搭建起城鄉教育聯系的橋梁。建立由273位專家教師組成名師引領行動講師團,以“市縣互動、多輪跟進、突出典型、共同發展”為主題,以示范課觀摩、交流研討、專題講座為抓手,截至目前,開展示范課觀摩200節次,同課異構108節次,說課308節次,與基層教師的議課評課、交流研討308場次,不斷提升鄉村教師教育教學理念和課堂教學水平。

建立醫療專家服務團,開展“省市縣三級醫療資源聯動幫扶”活動。依托“對口幫扶”“緊密型醫聯體”“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等載體,促使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陜西省人民醫院等省內7家三級醫院與各縣級醫院建立對口支援,與86名高年資主治以上醫護技人員簽訂對口支援責任書,采取遠程會診、遠程病理及醫學影像診斷等方式,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技術服務水平。渭南市中心醫院發揮技術人才優勢,組織人員深入村(社區)、企業、基層衛生院開展“優質醫療服務下基層”“基層義診送健康”、健康科普公益巡講、惠民義診服務等活動。推廣華州區、大荔縣全國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試點縣工作經驗,推行“七個一”幫扶機制,開展技術指導、教學培訓580余次,推廣新技術、新項目28項,指導基層醫院新建康復醫學科、心血管內科、婦科等31個科室,11家衛生院中醫康復、兒童保健等業務實現了“從無到有”。

建立科技特派員專家服務團,開展“科技活動周”系列活動。以6個市級產業技術服務團、45名市級科技特派員、6個市級法人科技特派員為基礎,組成專家服務團,開展科技試驗示范、技術咨詢、技術培訓等服務,鼓勵與服務對象結成利益共同體。科技活動周期間,結合特色農業產業發展需要,組織科技人才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科技培訓會11場次,參與群眾1600余人,幫助解決羊疾病預防管理、大棚黃瓜霜霉病、果樹病蟲害防治等技術難題。秦創原渭南科技服務團開展科技創新政策培訓會,邀請省級專家對新型研發機構、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等事項進行詳細解讀,并面對面了解企業技術需求,解決企業疑難問題。充分利用新媒體,展示近年來科技成果、科學防疫、碳達峰碳中和等內容,讓科學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審核:人才工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