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寶塔區:用好“165”工作法奏響城市治理“奮進曲”

陜西先鋒網

近年來,延安市寶塔區聚焦城市治理難點,從痛處著手,向要害發力,大力推行網格化治理,通過采取“一網”統籌、“六方”聯治、“五類”服務的有效舉措,全力提升城市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效能,全面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網”統籌一心向黨,提升城市治理“向心力”

寶塔區及時總結疫情防控經驗,將社區內的黨建和政法綜治、民政、應急管理等各類網格統一整合為“一張網”,采取一網格一支部或黨小組的形式,成立網格黨支部67個、小區黨支部203個、樓棟黨小組298個、黨員中心戶507個,把黨的組織和工作延伸覆蓋到每個治理網格,讓鮮艷的黨旗在城市治理一線高高飄揚。

為了充實基層治理力量,抽調1100余名優秀年輕黨員干部下沉全區358個網格當中,采取平急相結合的方式,每周三常態化下沉網格,遇到災害搶險、疫情防控就地轉崗,做好網格區域內各項工作,成為提升城市應急反應和服務保障居民群眾的重要力量,真正讓黨旗閃耀在每個網格。

“通過這個信息平臺,不僅可以看到網格內住戶的信息,還可以更精確地掌握居家隔離人員、健康觀測人員的基本情況,有助于我們提供更加精準、更加高效的便民服務。”棗園街道名恩首府小區下沉干部說道。寶塔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問題發現、任務分工、協同處置、結果反饋工作機制,開發設計寶塔區城市網格化管理信息平臺,統籌下沉干部、物業工作人員、社區網格員做好網格信息采集,精準對接服務,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行。

“六方”聯治一呼百應,凝聚城市治理“協同力”。

鳳凰山街道積極吸納駐區單位、駐街站所、物業公司等各方力量,建立“多方聯動”矛盾調處化解工作機制,積極破解山體溝道、老舊小區、“失管”小區黨建力量薄弱和網格化治理不精細、服務居民能力不足等問題,有效提升了治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在寶塔區,和鳳凰山街道一樣實行黨組織領導下的多方聯動機制,不斷提升基層服務效能的黨組織還有很多。這也是寶塔區探索城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亮點所在。

寶塔區積極整合社區黨總支、駐區單位、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社會組織力量,建立“六方共治”機制,形成由社區黨總支為核心,以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社會組織等為主體的共建共商、服務群眾新模式,把一個個“黨建孤島”串聯成“黨建高地”,變“單打獨斗”為“整體作戰”,形成全域參與基層治理,全民共享治理成果的良好局面。

據悉,寶塔區6個街道成立“大工委”、35個社區組建“大黨委”,吸納383個駐區單位力量,通過建立黨建聯席會議制度,統籌解決了小區停車、垃圾分類、健身娛樂等民生需求和物業管理缺位缺失、供暖供氣不及時等事關群眾生活幸福的急難愁盼問題300多個,贏得了居民群眾的一致點贊。

“五類”服務一以貫之,增強城市治理“凝聚力”。

在城市治理過程中,寶塔區始終把服務貫穿始終,以群眾滿意不滿意為重要評判標準,通過開展“一站式”公共服務、“組團式”志愿服務、“菜單式”便民服務、“契約化”項目服務、“互聯網+”智慧服務,真正讓城市黨建效應看得見摸得著。

全區4522名在職黨員進社區、進小區報到,累計開展政策宣講、醫療救助、文化娛樂等“組團式”志愿服務3000余次。各級黨組織大力推行代辦制、即辦制、全程服務制、崗位認領制等“一站式”公共服務,極大縮短了居民群眾辦理業務的時間,用實際行動贏得了居民認可。

在持續深化“菜單式”便民服務過程中,北關街社區在開發的智慧服務平臺上,羅列了群眾生活中常遇到的開修鎖、電路檢修、管道維修等6大類84項服務項目,線下精準對接轄區資源,形成“點單—下單—接單”的閉環服務模式,為居民提供24小時隨叫隨到的快捷服務。

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區35個城市社區與駐區單位簽訂共建協議300余份,通過干部交叉任職、人才結對培養、資源整合利用、服務項目捆綁等方式,加大“契約化”項目服務力度,進一步提高組織聯建、服務聯辦能力,累計開展困難幫扶、環境整治、文娛進小區等各項為民服務活動2000余場次。


時間:2022-07-07 17:09:06 來源:延安市委組織部 閱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