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銅川市王益區將鄉村社會治理作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以有效的鄉村治理助力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黨建引領,下好“領治”先手棋。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鄉村社會治理全過程、各方面,依托農村換屆選舉,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所有行政村實現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對全區26個行政村全覆蓋派駐第一書記,舉辦村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主題培訓班,開展“村村都有好青年”培育計劃,培育儲備“好青年”57人,村黨組織書記抓鄉村振興本領和能力不斷加強。
村民主導,發揮“自治”強動力。堅持自治為基礎,印發《加強村民委員會規范化建設的實施方案》,制定村級“小微權力”事項清單、村級班子主要負責人清單、村級“小微權力”事項辦理流程圖,建立“群眾說事室、懇談室”,推行“說事日”制度,實行減負增收,明確了不應由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事項清單,清理了各部門在村級組織設立的工作機構和加掛的各種牌子,制定村務公開指導目錄,印制村務公開記錄本,配備公示欄,嚴格落實村務公開程序,村民“共同參與,共同協商,共同解決”的新局面初步形成。
完善機制,打造“法治”新引擎。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行政、司法、人民調解三調聯動1+3+X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和“一村一輔警”機制,對“三農”人員開通綠色渠道,實行法律援助“來速辦”,建立人才調解庫7個,調解人員282名,實現所有行政村專職調解員全覆蓋,安裝區、鎮(街道)和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自助終端29臺,整合全區4個律師事務所6個法律服務所36名律師及30名法律工作者組建了法律顧問組,實現全區“一村一法律顧問”全覆蓋,創建國家鄉村治理示范村1個,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2個,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9個。今年以來,共調解各類涉農矛盾糾紛累計33起,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7%,受理涉農案件31起,打擊處理31人次,有效維護了農村轄區的治安秩序。
文明引領,打好“德治”組合拳。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大力開展文明村鎮、農村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等創建活動,聯合西北農林大學新建市級專家工作站1個,組織人才服務團8個,指導各村圍繞“自強勵志”“孝老愛親”“勤勞致富”等主題開展道德講堂26期,組織開展“梁家塬跑馬”“義興燎疳”“我們的節日”、電影下鄉等各類文化活動80余場次,評選“星級文明戶”3200余戶,評選表彰“好婆婆、好媳婦”“孝子”“孝媳”60余人,“學好人、做模范”成為了鄉村社會新風尚。
數據賦能,用好“智治”輔助手。印發《關于加快“雪亮工程”三類視頻監控聯網接入工作的通知》,持續抓好農村地區視頻建設聯網應用,新布建視頻探頭550個,深入推進涉農鎮(街道)及村級綜治中心規范化運行,持續加強綜治視聯網日常調度,不斷提高各村綜治中心實戰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