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縣:四舉措推進黨員分類管理 鍛造過硬隊伍
近年來,富平縣主動適應新時代黨員管理新要求,根據不同領域、不同類別、不同年齡黨員特點,采取四項舉措推進黨員分類管理“精細化”,有效搭建黨員作用發揮平臺,鍛造過硬隊伍。
在職黨員“目標”管理。開展機關事業單位在職黨員“承諾踐諾”活動,嚴格落實“五必戴”要求,設置“黨員服務崗”、動態創建“黨員示范崗”,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在本職崗位上爭當先鋒、在處置急難險重任務上主動擔當。對在職黨員到居住地小區報到情況實行目標化管理,動員在職黨員兼任小區黨支部書記、擔任樓棟(單元)長,設定愛心互助、政策咨詢等10類服務崗位,結合個人特長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充分調動在職黨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今年以來,先后有153名機關事業單位黨員響應號召,參加交通值勤,嚴把疫情防控關口;6000余名在職黨員到居住地社區常態化參加志愿服務活動366場次,解決群眾各類難題150余個。
無職黨員“設崗”管理。緊扣“解群眾難、幫群眾富、暖群眾心”工作目標,把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作與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產業發展、人居環境衛生整治等各項重點工作相結合,設置農村無職黨員4類18個崗位,明確40項職責,使無職黨員“有崗有責、有位有為”。常態化組建553支“黨員突擊隊”,全縣10000余名農村黨員活躍在鄉村振興主戰場。各鎮(街道)黨(工)委通過季度考評、年度考核和“積分制”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對各村無職黨員設崗履職情況進行考核;對履行職責表現突出的,根據積分情況優先評優評先;對年輕優秀的無職黨員,優先考慮列為村級后備干部重點培養,讓無職黨員服務有動力、工作有奔頭。
流動黨員“跟蹤”管理。聚焦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難落、作用發揮難等問題,制定富平縣流動黨員管理辦法。在全縣16個鎮(街道)成立流動黨員服務站,在287個村(社區)建立流動黨員服務點,分類建立信息臺賬,2700余名流動黨員全部納入管理臺賬,確保流動黨員底子清、情況明。利用渭南“互聯網+黨建”,開放線上課堂,定期推送學習資料,發布“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等安排,引導流動黨員在線參加組織生活,確保黨員“流動”不“流學”,“遠行”不“斷線”。建立網上“黨支部”,收集思想匯報、留言建議,組織開展網上討論,實現黨員與組織的互聯互動、共識共動。實施“引鳳還巢”工程,為回鄉創業流動黨員提供技術幫扶和創業指導,激發流動黨員服務家鄉正能量,劉集鎮俱智榮返鄉創辦的佰里康電商平臺,月平均銷售額近300萬元,成了黨員返鄉創業的新標桿。
老弱黨員“上門”管理。創新方式,將黨小組會開進年老體弱、行動不便黨員家中,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困難黨員、老黨員的思想動態和合理訴求,拉近黨員與組織的距離。充分利用春節、“七一”等重要節日,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今年以來,走訪慰問227名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烈士遺屬和因公殉職黨員干部家屬,切實把黨的關懷和溫暖送到他們身邊。充分發揮退休黨員在溝通聯系、民主監督、參謀助手、維護穩定、關心下一代成長等方面的作用,采取成立家門口的宣講團、組建小區矛盾調解隊等形式,把退休黨員的工作“真經驗”轉化為社區發展的“金點子”,激勵發揮余熱,老有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