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長市:踐行“同一個家”理念把全域黨建落到實處

陜西先鋒網

子長市針對城市社區黨建中存在的社區有責無權、單位各自為陣、黨員難以管理、體系建設滯后等問題,創新推行“同一個家”黨建工作法,定位“同一座城,同一個家”工作理念,力爭實現“建設家文化、打造家品牌、共圓家國夢”的總體目標。

健全體系聯手抓,社區有了“家長”。成立市委書記任組長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新增兼職黨委委員5名、兼職黨總支委員3名,建立街道黨委聯席會議制度、社區黨總支聯席會議制度,構建起由上至下三級聯抓城市黨建工作的組織體系。同時,建立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總支、駐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四級雙重管理組織體系,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黨組織服務網絡,在此基礎上,建立市委常委班子成員社區黨建聯系點制度,有力助推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深入開展。

賦予權力嚴管理,社區有了“家法”。賦予街道對駐區單位負責人人事考核權、征得同意權、評先樹優權、規劃參與權、綜合管理權、區域內事關群眾利益的重點決策和重點項目建議權等6項權力,同時要求各行業主管部門在對駐區單位進行評選先進、創佳評差、政風行風評議、精神文明創評等表彰評比中,要有街道參與評價并出具意見。

繪制駐區共建圖,社區有了“家譜”。明確每個社區在醒目位置設立“家”標志和“同一座城,同一個家”標識,努力營造濃厚氛圍,每個社區繪制兩張圖,懸掛在最顯眼的位置,使過往居民一目了然。一是共駐共建區域圖。根據社區區域布局,在圖上標注出轄區內每一個單位、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網格黨小組等,注明個體工商戶數量,不同的黨組織都由不同的圖標來體現,做到一圖全解。二是駐區單位承諾圖。每年年初,各駐區單位、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等圍繞共駐共建共享要求做出承諾,承諾事項不少于3條,由社區黨組織統一繪制成圖,一季度一評比,督促駐區單位兌諾踐諾。

齊心共建六個家,社區有了“家園”。一是共建學習之家。建立開放式黨員學習活動場所,開設黨員學習論壇,建立黨總支微信學習交流群,保證黨員學有方向、學有所獲。二是共建服務之家。以居民的期盼就是工作動力、居民的要求就是工作目標為主線,充分發揮駐區單位優勢,精心搭建服務平臺,不斷提升居民幸福指數。三是共建平安之家。通過實施“一聯三化”平臺和網格化管理體系,將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嵌入網格,實現線上數據與線下業務有機融合。四是共建優美之家。以共駐共建為紐帶,通過在職黨員助建、責任單位聯建、駐地單位共建,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共享的強大工作合力。五是共建紅色之家。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充分挖掘市域紅色教育資源,創辦紅色教育基地,培育紅色義工隊伍,開設紅色教育講堂,讓黨組織有責有為,讓黨員有位有為。六是共建榮譽之家。教育引導駐區黨組織和黨員樹立區榮我榮、區損我損的觀念,愛區如愛家,主動承諾踐諾,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為黨旗添彩,共同維護社區榮譽。

堅持一居一特色,社區有了“家訓”。堅持一社區一特色,不搞“一刀切”,力求接地氣、有實效。林虎山社區以六聯共建為抓手,重點推出了“六卡服務”;馮家屯社區立足轄區單位多、職工家屬樓密集的特點,將工作重點面向服務干部職工,專門打造了干部減壓室、手工制作室、愛心小課桌,極大方便了干部職工;米糧山社區與駐區單位衛生服務中心聯手,開展了健康服務進萬家活動;齊家灣社區結合區域分布較廣的特點,在人口密集的樓宇建立了黨建服務站,為黨員、居民開展活動提供便利。

完善制度強保障,社區有了“家規”。一是建立動態備案制度。堅持每半年對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和黨員流動進行一次集中摸排,做到底數清楚、動態備案。二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以社區黨總支為核心,通過召集駐社區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將駐區單位的力量和作用充分發揮起來,通過建立社區“大黨委”,建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堅持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商討解決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三是建立人才聯育制度。選送社區干部到機關企事業單位跟班鍛煉,選派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到社區實踐鍛煉,通過落實“雙鍛煉”機制,不斷提升干部的綜合素養和工作能力。四是建立考核評價制度。賦予社區黨總支對駐區單位和黨員干部考核評價權力,社區黨總支以書面形式向市委組織部出具考核評價鑒定。


時間:2022-08-10 18:09:06 來源:延安市委組織部 閱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