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鳳縣以鳳州鎮鳳州村全國“紅色美麗村莊”試點村建設為契機,聚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堅持以黨建引領紅色美麗村莊建設,以傳承紅色基因為核心,深挖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擦亮紅色印記,追尋紅色根脈,做優紅色教育。
統籌推進“一張圖”。堅持把紅色美麗村莊建設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成立領導小組,調動各方資源,整合各方力量,全面落實縣級領導總體抓、組織部門定點抓、縣直部門結對抓、鎮黨委具體抓的“四個一”聯系包抓機制。在充分征求縣鎮村三級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科學制定紅色美麗村莊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工作臺賬和項目清單。突出黨建引領,堅持支部主導,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紅色美麗村莊建設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實現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突出規劃引領,把美麗村莊建設與紅色文化傳承、特色產業發展、傳統村落保護緊密結合,高標準打造鄉村振興“紅色樣板”村莊。
項目帶動“鄉村美”。圍繞建設紅色主陣地、深入開展紅色教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村級治理能力水平提升、村容村貌改善提升五個重點,建立《鳳州村紅色美麗村莊建設項目清單》,精心謀劃建設項目17個,總投資3613萬元,全面建設紅色美麗村莊。“七一”前夕,總建筑面積510平方米的三層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成投用,功能齊全的黨員活動室、黨代表工作室、遠程教育站點、便民服務大廳、鄉村文化大舞臺等場室已對黨員群眾全面開放,村級組織服務能力水平實現大幅提升。與此同時,嘉陵江沿江休閑健身步道建設項目已基本建成,將成為鳳州嘉陵江沿岸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將成為鳳州村民及周邊群眾休閑健身好去處。
紅色旅游“亮品牌”。鳳州是一方紅色熱土。90年前,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策劃了“兩當兵變”,鳳縣革命紀念館坐落于鳳州村,是全國第二批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先后被確定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陜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陜西省廉政教育基地、陜西省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在做好文化傳承保護基礎上,隆重舉辦了紀念“兩當兵變”90周年系列活動,開展紅色文化研學,實施村莊紅色文化提升工程,在3個主要路口設置紅色美麗村莊造型標志,在村內廣場建立“習語金句”紅色文化景觀小品,“富爺巷—中街—大佬巷”環線紅色文化氛圍大幅提升。據統計,今年以來鳳州村累計接待縣外紅色研學參觀60余萬人次,黨性教育“紅色品牌”逐步打響。
產業帶動“富腰包”。依托紅色文化資源,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和綠色產業,走出了一條產旅融合促鄉村振興的新路子。2021年,全村蘋果種植面積2478畝,花椒種植面積2506畝,產業收入突破2650萬元。由鳳州村集體股份經濟聯合社與鳳州鎮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服務公司聯合建設的蘋果新優品種示范園暨苗木繁育基地,引進秦脆、瑞雪等蘋果新優品種5個,栽植1年生成品苗、半成品苗、繁育用砧木營養缽苗共計12.5萬株,預計下半年將實現經濟收益。產業園建成后,將有效提升鳳州高山有機蘋果升級換代和提質增效步伐,并不斷推動村企聯建、抱團發展、集體增收、群眾受益取得實效。
支部引領“黨旗紅”。發揮村黨總支部“主心骨”和村黨總支部書記“領頭雁”作用,組建以本土能人、黨員、返鄉人才等為主的村級帶頭人隊伍,明確職責分工,建立考核管理正向激勵機制,抓實黨員教育管理,提升服務鄉村振興能力水平。健全“村黨(總)支部+村民小組+黨員中心戶”網格管理機制,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打造了“紅色文化代代傳”、 “孝滿夕陽”等品牌活動,隨地因需召開農民學習會,站在群眾身邊宣傳黨的富民惠民之聲,共筑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新模式。實行“黨員志愿者+”, 4戶村民一組建立互助組,落實“一包一幫一促四不”要求,開展“院內院外,咱來比一比”活動,發動群眾參與環境衛生清潔,村容村貌持續改善,村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