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工作中推進作風建設
為更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省第十四次黨代會作出開展作風建設專項行動的重要安排,省委十四屆二次全會對作風建設進行了動員部署,強調要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切實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政治建設、能力建設、作風建設一體推進,強化靠實干立身、憑實績說話、用實效檢驗的工作導向,大力推進清廉陜西建設、加大激勵約束力度,為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供堅強保障。本報自今日起,特開設“作風建設專項行動”專欄,持續反映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落實“勤快嚴實精細廉”要求,開展作風建設專項行動的舉措成效和經驗,鼓舞全省廣大干部群眾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以飽滿精神狀態和實際工作成效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作風事關事業成敗。中國共產黨始終把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貫穿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全過程。
“把好傳統帶進新征程,將好作風弘揚在新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擔當歷史使命,掌握歷史主動,持之以恒推進作風建設,堅持不懈推進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
抓好作風建設是政治要求,也是工作需要。陜西貫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強化在實際工作中推進作風建設,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以釘釘子的精神,一環一環抓精細,一件一件落到位,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
對黨忠誠、擔當盡責、一心為民、勤學善做、真抓實干、清正廉潔,全省干部著力錘煉過硬作風,把“勤快嚴實精細廉”要求落實在崗位上、工作中,恪守為民之責、激發奮斗之姿,以新奮斗展現新氣象,以新作為開啟新征程。
以過硬作風擔當“急難險重”
風險越大、挑戰越多、任務越重,越要加強作風建設。
新冠肺炎疫情一輪輪來襲,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必須果斷施策、盡銳出戰,從嚴從細抓落實。
將垃圾桶、棉簽準備好,把電腦調試到位……8月17日5時,西安市新城區西一路街道后宰門185號院網格員車曉敏快步走進小區,組織樓門棟長、工作人員忙活起來。
6時,小區居民在工作人員規范、快速核酸采樣后,開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核酸檢測指令半小時內就可傳達到三級網格群。實踐證明,這樣的網格化管理方式,大大提升了指揮調度效率。”西一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勝楠說。
一切成績都是認認真真抓出來的,都是實實在在干出來的。我省黨員干部帶領群眾迅速撲滅幾輪疫情,在7月初這輪疫情中用4天時間實現社會面清零,做法被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推廣。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再出發。
2021年,全運會和殘特奧會首次同年同地籌辦,首次在我國中西部地區舉辦。陜西交上了一份“兩個運動會同樣精彩”的完美答卷。
精彩書寫在每一個場館。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工藝項目工程師賈月卿難忘鋪設場館跑道的日日夜夜:“晚上鋪設基底,白天找平修補,連續兩個月,我們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是‘陪著’跑道度過的。”
體育盛會的背后,是建設者戰嚴寒、斗酷暑、抗疫情、抓進度的辛勤付出,是夜以繼日的拼搏奮戰和無數次的攻堅克難。
抓作風建設力度只能加大、不能減弱,標桿只能拉高、不能降低。作風建設有沒有成效,到了工作中一目了然。
今年以來暴雨頻發,在復雜嚴峻的防汛形勢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為全省各級各部門始終堅守的信念。
縣、鎮、村、組四級負責人,全部下沉一線!遭遇今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鎮巴縣氣象部門兩小時一次加密預報預警,各級干部現場指導開展巡查防守、防御準備和人員撤離等工作。
面對明顯增多的降雨,商南縣富水鎮有序調動各方力量,形成防汛合力,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在實戰中檢驗作風,在大考中砥礪擔當。今年全省因汛撤離轉移群眾20.79萬人,沒有發生任何人員傷亡。
作風建設不是把工作停下來,也不是游離于工作之外,而是結合實際工作加強作風建設。實踐證明,在一次次急難險重任務中,我省黨員干部耐得住苦、經得起磨,用好作風干出了好成效。
以過硬作風辦好民生實事
步道平坦整潔,村居院落干凈整潔,千畝桃園綠意盎然,果園里隨處可見村民忙碌的身影……漢陰縣蒲溪鎮盤龍村今天的模樣,得益于村里的領頭人顏顯琴。
早些年,盤龍村90%以上的年輕人外出務工,貧困戶占到全村四分之一,村集體收入基本為零。2018年換屆后,村支書顏顯琴主抓的就是建強支部、發展產業。
為發展紅桃種植產業,顏顯琴起早貪黑抓落實、跑項目,拓展銷售渠道,舍“小家”為“大家”。在她的帶領下,盤龍村桃樹枝頭碩果累累,村民一年比一年過得好。
只要有利于事業推進,頂著壓力、豁出去也要干。在平凡的崗位上,三秦大地一批批像顏顯琴這樣的基層干部用擔當和奉獻,詮釋了愛民為民的初心和情懷。
“群眾的需求,就是我努力的方向。”在銅川市新區咸豐路街道錦園社區黨委書記王夢辰看來,黨員干部就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
挨家挨戶走訪,建立“居民信息庫”;實行網格員、物業紅色管家“1分鐘接單、半小時到場”工作模式……王夢辰帶領社區人員,用細心、耐心不斷創新社區服務方式。
“8號流動辦公桌”、“板凳會”、網絡留言板……在全省各地,黨員干部謀新招、出實招,以“不打烊”“不掉線”“不停歇”的服務贏得了群眾認可。
抓作風建設,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必須十分鮮明、十分堅定。“一碗水端平”便是群眾對公平公正最樸素的理解。
田間村落,法庭內外,扎根基層近30年的紫陽縣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洄水人民法庭庭長伍賢暢,秉承公心調解矛盾糾紛,既說法理,又講人情,總是以最大限度保護受害人合法權益為出發點。
當群眾感激地拉著他的手遲遲不肯松開時,他深深體會到:“能為山里群眾帶來法治的陽光、帶來公平正義,就是我最大的滿足。”
公平正義是人民的向往、幸福的尺度。2021年,全省法院出臺1100余項便民利民具體舉措,為群眾辦實事5400余件。人民群眾對法院隊伍滿意率達97.51%,同比上升0.42個百分點。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近年來,圍繞就業、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的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我省堅持不懈轉作風,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為“履職清單”,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以過硬作風推動高質量發展
只爭朝夕抓開局,奮力跑好“第一棒”。
從2021到2022,連續兩年,春節收假第一天,省委、省政府舉行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鉚足“牛勁兒”、虎虎生風,全力引領推動項目跑出高質量建設加速度!
從2021到2022,省委兩次全會開到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參會人員實地觀摩重點項目建設情況,感受奮進的節奏。
“項目有沒有認真抓,觀摩的時候、亮數據的時候就能見分曉。”財政部陜西監管局副局長陳建平表示,觀摩活動直達企業、直奔工地,就是作風建設的范例。
會風的轉變,正是我省常抓不懈、緊抓不放作風建設的生動實踐。
新風勁吹,萬象更新。黨委、政府率先垂范,全省各地開足馬力,傾心竭力促發展。
——高鐵東城核心區建設項目依托城市軌道交通和高鐵東站建設,打造充滿活力的西安東門戶。
——渭南高新區五八數字經濟產業園項目建設內容涵蓋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智慧醫療等領域。
——榆林佰嘉瑞年產120萬噸甲醛及下游工程項目將進一步加快榆林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進程。
……
時光無言,標記奮進者的堅實步履。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2%,居全國第11位,經濟運行爬坡過坎,成績實屬不易。如何用好作風把這種良好勢頭鞏固住、發展好?
好作風不但要“實”,而且要“精”,要于細微處見真章,確保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提供標準化廠房,為房租和設備購置提供部分資金支持,提供法務培訓……今年3月入駐秦創原以來,西安礪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感受到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貼心細致的服務。
“企業沒有后顧之憂地投入產品研發與生產,順利完成天使輪融資。”該公司總經理、西北工業大學副教授羅劍說,“下一步,我們將依托秦創原,建設中高端傳感器產業化基地,加速科研成果轉化。”
作風硬則風氣正,風氣正則事業興。好作風持續吸引著高質量人才和高質量項目。
剛剛閉幕的第六屆絲博會上,總投資868億元的60個產業項目簽約落戶秦創原,項目涉及先進制造、科技研發、總部經濟、現代服務業等領域。
可以看到,創新驅動發展已成為陜西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之一。據統計,2021年,陜西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199家,總數達8397家,同比增長35.48%。半導體產業規模更是排名全國第4位。
如今,依托秦創原,陜西“兩鏈”深度融合加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發展勢頭迅猛,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
作風就是力量,作風關乎未來。全省上下正以馬不離鞍、韁不松手的定力持之以恒抓作風,推動黨員干部用心用力把崗位職責扛起來,以飽滿精神狀態和實際工作成效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