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力辦好人才“心頭事” ——陜西做實做細人才服務保障工作

陜西先鋒網

“有了‘三秦優才卡’,可以享受出行、子女入學、醫療、住房等方面優待服務。”9月5日,航空工業首席技術專家、航空工業一飛院資深副總工程師艾俊強表示,這張小卡片不僅讓他感受到陜西“溫度”,也讓他體會到這片土地渴望人才、重視人才的行動力度。

人才是發展第一動力。在新一輪人才競爭中,作為中西部省份的陜西,如何追趕超越實現高質量發展,讓人才資源成為發展的重要力量和顯著資源?

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更加完善的生活配套、更加優化的服務機制……近年來,我省通過落實落細一系列全方位支持人才、服務人才的具體舉措,努力辦好人才“心頭事”,為人才心無旁騖創新創業創造良好條件,讓人才追夢有動力、圓夢有舞臺。

秦創原有了人才大市場

“大市場不僅為我們提供了科技成果轉化的平臺,還免收300多平方米辦公場地租金。”9月5日,陜西硼榮中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楊尚暉說,這些好政策正是他們這種初創型企業所盼的。

和陜西硼榮中子科技有限公司一樣,許多首批進駐秦創原人才大市場的企業,都享受到利于人才成長、企業發展的優厚待遇。

建立全方位的政策、資金支持體系,吸引匯聚人才,實現項目落地……今年6月,秦創原人才大市場揭牌。這是建設省級人才發展改革試驗區的重要舉措。

“科技創新人才想要辦企業,大市場就幫助解決融資、經營管理、產業化等方面問題;企業有科技創新需求,大市場就幫助對接科研團隊。”西咸新區黨工委人才辦專職副主任趙宏慶表示,要千方百計做好服務,為人才營造安心、放心的創新創業環境。

為確保人才公共服務措施細致到位,大市場先后出臺檔案寄存、職稱評審、社保繳納等8大類26項服務。

“平時上班忙,在周末辦理特別方便。”辦理調檔業務需要本人簽字確認,綠地集團西安浩坤置業有限公司員工周博立即手機預約周末辦理,順利完成相關手續。

對于必須線下辦理的業務,在工作日辦理的同時,大市場推出“周末預約”服務。為提高服務效率,大市場還推出“社保+檔案”7項業務線上“指尖辦”。

走進大市場一樓大廳直播間,直播設備一應俱全。“我們經常邀請用人單位在這里直播帶崗,實時解答求職者問題,求職者可以通過招聘網站進入直播間,尋找心儀的工作。”趙宏慶說。

實現人才要素和資源市場相統一,是大市場的重要職能,而全面掌握人才信息,則是實現這一職能的基礎。

目前,大市場正同多地對接,未來將對全省人才資源進行多點整合,開發秦創原人才云平臺,建立全省創新人才數據庫,為建設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精準服務滿足發展需求

劉一鋒沒有想到,他帶領團隊創辦的企業,從中試到投產,到成為規上企業,只用了兩年多時間。

2018年,清華大學博士、華清八度光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一鋒回到家鄉漢中市創辦企業,建立高效太陽能材料的封裝測試車間。兩年以后,讓他更加沒有想到的是,漢中市為了全面支持他干事創業,專門成立了“一鋒專班”。

“一鋒專班”是漢中市首個以人名命名的專班,市科技局為牽頭單位,聯合各相關部門、縣區、工業園區,精準服務劉一鋒及其團隊。

“專班幫助企業解決了發展中遇到的難題,推動項目順利落地。”劉一鋒表示,“要帶動更多清華學子、青年創客扎根漢中,讓更多科研成果落地漢中。”

服務一個點,帶動擴散一個面。漢中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王利說,他們將以劉一鋒團隊為紐帶,引進更多清華大學人才到漢中投資創業,挖掘更多人才、資金、科創資源。

精準服務需要精準對接,以便及時有效破解中小企業發展難題,為企業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

寶雞市金臺區從科技、工信、發展改革以及工業園區、高校等部門單位選派100名黨員干部和專家,組成人才服務專員隊伍,精準對接1000家中小企業。

“人才服務專員每周聯系服務企業不少于1次。對于企業訴求,能當天解決的當天解決,不能解決的,建立問題清單,提交區專員辦協調解決。”寶雞市金臺區委組織部人才組組長劉佳說。

服務企業24小時“不打烊”。寶雞市金臺區開發了“愛企通”微信小程序,將中小企業和人才服務專員納入平臺系統,進一步提高服務企業效率。

“作為一名服務專員,哪里有需要,我就在哪里。”作為聯系服務5家中小企業的人才服務專員,寶雞市金臺區金河工業園區管委會黨建辦主任趙曉妮深感責任重大。

“史總,我了解到區上技改項目補貼的政策,你們不是正進行技術改造嘛,可以試試看。”去年6月,趙曉妮的一通電話,讓寶雞市振興石油化工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史葛成十分欣喜。

幫企業準備資料,提交書面申請……趙曉妮第一時間做好各項服務。最終,企業獲得20萬元技改項目補貼。

金融扶持讓人才創新創業更有底氣。西安市依托西安銀行成立“西安人才服務銀行”,探索推出多種金融產品,累計為高層次人才個人發放“人才貸”“精英貸”1830余萬元,千方百計解決他們的資金難題。

在陜西安家安心放心

“人才公寓家具家電齊全,室內裝飾一新,環境十分溫馨,租金還比市場價格便宜一半。”7月28日,從上海到西安創業的西安西之沃防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小五說,人才公寓就是他在陜西的家。

對于在城市打拼的人來說,最大的歸屬感莫過于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窩”。

今年5月,了解西安人才政策后,高小五主動申請搬進西安市市級人才公寓禮賢嘉苑。這里為西安市ABCD四類人才提供468套精裝修住房,全年常態化受理入住申請。

通過滿足人才住房需求,西安市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目前,在建市級高端人才公寓460套,發放人才安居補貼3900余萬元。

學術交流、創客沙龍、政策講堂……咸陽市高層次人才之家于去年4月揭牌,作為了解市情的窗口、施展才華的舞臺、學術探討的橋梁,讓人才歸屬感、獲得感更多更實在。

對此,咸陽市有突出貢獻專家、咸陽藍博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董利軍感觸很深。他說:“我在人才之家遇到很多創辦企業的人才,大家常聚在這里交流。從國家政策到行業前景,再到企業發展,都是探討的話題。”

“人才之家是黨委政府提供的公共平臺,匯聚了許多智力資源。在這里,我們受益良多。”在人才之家,董利軍還同大專院校就業部門負責人面對面交流,希望能了解更多年輕求職者的需求,也為企業未來發展儲備更多人才力量。


時間:2022-09-07 08:38:14 來源:陜西日報 閱讀數: